中华酒网

管好手中这碗“酒”

发表于:2024-04-24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4月24日,泸州,古称"江阳",别称"酒城",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两江交汇处。泸州是著名的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闻名遐尔的"浓香鼻祖"泸州老窖和"酱香奇葩"郎酒均出自于此。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
泸州,古称"江阳",别称"酒城",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两江交汇处。泸州是著名的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闻名遐尔的"浓香鼻祖"泸州老窖和"酱香奇葩"郎酒均出自于此。

  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泸州质监局")就坐落于"肘江负山、枕带双流"的长沱之滨。近年来,该局开全国先河,在地市州设立国家级检验中心的分中心;创全省,率先促成四川省质监局与泸州市签订《合作备忘录》;破体制障碍,公共检测机构由地方全额出资建设;引风气之先,在地级市技术机构率先引进博士等高端人才;促理念创新,在全省率先推行区域监管模式……

  以"酒"为本

  打造"金三角"检测高地

  说到泸州,人们印象就是酒。对于泸州质监局来说,"酒"自然就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仅关系到泸州在全世界的口碑,更是与泸州的经济发展牢牢挂钩。如何管理好手中这碗"酒"?为此,泸州质监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就是更新检测设备,确保检测质量。截至目前,泸州质监局拥有高效液相、气质联用、全谱直读定量光谱仪等价值1330万元的仪器设备690台(套),固定资产2591万元。在全省率先引进了博士等高端技术人才,目前由硕士、博士、高级工程师组成的一支与时俱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质监人才队伍正在逐步建立起来。

  同时,泸州质监局以打造检验检测平台为重点,不断推进科技兴检工作,为泸州及周边地区的食品、产品等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2009年,围绕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泸州质监局破除体制障碍,推动泸州市投入5000万元率先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酒检中心,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检测样品逾万组。在开展检验检测确保泸酒质量的同时,国家酒检中心积极进行科研开发,《泸州酒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白酒包装材料安全性评估》、《粮食(高粱)中各种淀粉的测定方法探索与改进》等正在研究中,"金三角"检验检测高地初具雏形。2010年,四川省煤硫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泸州,有效支持川、滇煤、硫资源开发。2011年,泸州质监局已经开始着手筹建四川省酒类包装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延伸酒类产业链条检验检测工作。

  全面出击

  确保民生安全健康

  管好了手中这碗"酒",泸州质监局又开始全面出击。从社会各界食品安全意识,到特种设备安全意识,泸州的"双安全"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为了管理好老百姓的餐桌,泸州市质监局每年都均针对白酒、米面制品、食用油、饮料、调味品、酱腌菜等重点食品和重点特种设备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对企业,质监局聘请专家进行培训。对老百姓,质监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短片等形式进行指导。多种努力下,泸州的企业质量安全管控能力明显加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显著提高。

  2010年,该市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3.7%,白酒、大米、调味品、茶叶等产品合格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全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没有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确保了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特种设备安全方面,质监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群众,通过发放8000份安全宣传材料、播放特种设备安全专题影像材料、开展特种设备法规咨询、向社区居委会活动室赠送宣传材料、公众聚集场所悬挂安全标语等形式,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五进"(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

  此外,质监局还专门联系泸州电视台制作了三期特种设备(电梯和游乐设施)的电视宣传片,在《泸州新闻联播》的"今日关注"栏目中连续播出,宣传正确使用特种设备的有关知识,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杜绝隐患

  监管工作任重道远

  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居安思危。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质监局工作人员发现食品生产单位规模小,人员素质不高,添加剂用量控制不规范,小作坊定义不明确导致脱管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小作坊,质监局通过加强巡查回访次数,监督抽查次数及聘请食品安全协管员等方式强化监管。对有能力有条件的,加强指导帮扶争取达到获证条件取得生产许可,对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的坚决予以取缔,2009年到2010年泸州市质监局共报请取缔小作坊28家。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今后的工作中泸州质监局将抢抓机遇,团结奋进,继续在质监业务上"争先进",在工作作风上"创优良",让这块"酒"招牌天长地久。
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