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宜宾川滇黔商贸中心的形成和农村场镇贸易的繁荣

发表于:2024-03-28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3月28日,清代宜宾水陆交通得到改善,川滇黔商贸中心的地位逐渐形成。宜宾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处,是川滇黔结合部最重要的山货、土特产集散中心,是清代"川盐入滇"和"滇铜入川"的最重要通道。五尺道(南夷道)、石门道等古
清代宜宾水陆交通得到改善,川滇黔商贸中心的地位逐渐形成。宜宾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处,是川滇黔结合部最重要的山货、土特产集散中心,是清代"川盐入滇"和"滇铜入川"的最重要通道。五尺道(南夷道)、石门道等古道均在境内穿过。
在清代,叙州府各县在江河渡口新修了不少桥梁,使得陆路交通状况有较大改善。乾隆初年清廷对金沙江和南广河进行了大规模疏浚。在南广河开通趣、沫等滩。在宜宾城以上,开通金沙江航路。于是,"铜运遍行,商贩络绎,载铜而下运盐而上,舟辑便宜。宜宾"水陆交会,贸易四达",滇东北、黔西北及少11南各县的山货、土特产源源运至宜宾集散吐纳,三江上舟揖如林,古道上马帮成群,背客成线,"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就是这时的真实写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批繁荣的集镇在叙州府农村出现。除各县(厅)县城外还出现一批大市镇,如南广、李庄、横江、罗星渡等,处于水陆交通线上。在交通相对发达的地方也出现一批场市,它们作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中心,经济较其他村落要发达,人口也比较稠密。
"赶场白货压街檐,北集南墟名号添。目喜局钱通已遍,不须携米掉煤盐。""马蹄脚下尽居廖,烟火相依夹道连",生动地反映了清代宜宾场镇的繁荣状况。"清朝无酒禁,故醉汉极多,趁墟谓之赶场,戏钱群饮曰打平伙。
茶酒为县人普遍之嗜好,客入家则烟茶立至,乡民入市白酒一杯群坐咀嚼,故茶社酒馆无处不有。宜宾城及这些场市是酒类集散消费中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