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当传统遭遇现代 “智慧茅台”起舞中国酒业数字化风口

发表于:2024-04-19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4月19日,"喂,可以了!"--以前,茅台在灌基酒时,用对讲机进行喊话,那时的他们,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请扫描下一坛!"--现在,茅台在灌基酒时,通过用手持机自动操作,并会获得温馨的语音提示,整个流程实现了数据

  "喂,可以了!"--以前,茅台在灌基酒时,用对讲机进行喊话,那时的他们,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请扫描下一坛!"--现在,茅台在灌基酒时,通过用手持机自动操作,并会获得温馨的语音提示,整个流程实现了数据化、自动化操作。

  在阳光灿烂的5月,笔者走进茅台集团厂区,听茅台酒库工作人员介绍融入大数据技术手段前后带来的直观感受。

演示APP

  茅台基酒灌装过程融入大数据先进技术手段,变得易操作、便捷、精确,而这仅是茅台大数据工程的一个缩影。

  一个传统国营酒类国家特大企业,为何要走大数据发展之路?大数据技术手段将对哪些领域带来哪些方面影响……

  一面是传统工艺,另一面是前沿科技。如何寻找到两者之间连接点,实现融合发展,为茅台未来发展开辟新的领域和可能?

  2017年,经过茅台集团深思熟虑,一个全新的概念跃入公众视野:"智慧茅台"工程。

  茅台集团提出,到2020年前,"智慧茅台"工程雏形将初步形成,一个改变传统酒企管理、生产、生活等多方面延伸的大数据工程将初见成效。

  回顾2017年,"智慧茅台"工程使茅台管理跨入一个"脱胎换骨"的新台阶,实现了从建设全局性信息系统向持续提升整合信息系统的跨越,信息化重心从全面覆盖向深化应用和价值凸显转变。

茅台云商分析图

包装生产--打酒分析

  向"智慧茅台"目标迈进

  当信息化与传统生产制造融合发展遍地开花时,作为传统制造类酒企代表的茅台早已悄无声息地开启大数据与酒企融合之路,将之融入到茅台生产经营中去。

  ?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智慧茅台"工程是茅台全面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与互联网、大数据深度融合的战略之一。

  "智慧茅台"工程的定位是"行业、中国"。茅台集团委、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曾强调,不抓信息化,就等于不抓创新,茅台要尽快将现有信息孤岛串联起来,补齐短板,抓紧项目的实施落实,尽全力实现"智慧茅台"的目标。

  "你看,当点击进入茅台大数据平台的工作界面,基酒生产、酒库库存、包装生产、物流配送、营销分析、财务分析、防伪查验以及门店终端等信息都可通过这个平台进行查阅。"茅台集团信息中心见习助理胡川说。

  胡川现场为笔者演示了如何查阅基酒生产方面的数据--

  当点击基酒生产选项,界面会显示指定时间段的基酒总产量。同时,酱香产量比例、班组产量排名、产酒量年度趋势、新酒品评变化趋势、产酒窖报、甑产量、品评酒等方面数据在此界面上一目了然。

  依托大数据平台收集的数据,为茅台企业管理、生产调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在大数据时代,茅台的'数据资产'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企业资源。"业内人士指出。

  现在,茅台在行业率先建立了RFID溯源体系,将包装生产、仓储物流和专卖店信息进行串接,通过手机APP、专卖店查询机等方式向消费者提供溯源服务。

  据介绍,该溯源体系的整体技术处于行业水平,同时,获得发明专利一项,软件登记著作权三项、制定行业标准四项,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酒业协会科技二等奖,项目共获得财政专项资金奖励2900万元。

  如今,茅台大数据平台已成为茅台创新的支撑点之一。

  有专家表示,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战略资源,大数据正在发挥其巨大能量,推动传统企业经济实现创新转型。

  当前,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作为继土地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兴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茅台正站在大数据时代的风口浪尖,搏击大数据浪潮,抢抓贵州发展大数据机遇,将大数据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白酒行业发展,续写茅台新篇章。

  "智慧茅台"工程已扬帆起航,茅台正用实际行动从"制造"向"智造"目标迈进。

  酒坛上的"身份证"

  当基酒罐车到酒库时,用泵进行灌酒,下面的工作人员拿着对讲机喊:可以了或者差不多了。上面的工作人员就会按一下开关,不再放酒--这是历史上茅台灌酒过程中的一个生动画面。

  而这个画面被定格在2015年,此前延续了几十年的操作流程在2015年被彻底颠覆。

  现在,工作人员通过手持机下载勾贮作业任务,扫描任务列表中的对应酒坛标签,控制酒泵设备,当一坛酒灌满时,手持机会自动提醒:请扫描下一坛。

酒坛上的标签

  茅台的中华片区酒库成为大数据试点较早区域之一。当笔者走进酒库看到,每一坛酒上面都挂着一个RFID标签,不要小看这个标签,它包含了这坛酒的容量、香型等相关信息。它实现了库位(坛位)精确管理。

  一线工人为RFID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酒坛上的身份证。

  从试点开展以来,17栋库房中的179个酒库,已经有150个酒库有了大数据"标签",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据介绍,在全球酒企中,有此"身份证"多的是茅台集团。

  而读取"身份证"信息的设备称为手持机。手持机将自动获取流量统计数据,实现业务数据的自动采集上报,为后台建立的70余万坛存酒的图形化管理界面提供数据支撑,革命性地提升了勾贮作业的科学调度能力和库存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该项目获得发明专利2项,软件登记著作权2项。

  茅台勾贮车间设备管理员陈诚说,以前,要先测算这个库房能装多少基酒,每一坛能装多少,如基酒多了,就要分到其他库房去。

  而现在,通过大数据系统可直接进行生产管理调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在操作很便捷、很简单。"胡川认为,茅台在酒库积应用物联网技术,并通过大数据应用实现了勾贮作业的精细化操作。

  除操作流程规范、简单外,陈诚还看到了另一个变化。

  以前,酒库上传数据比较烦琐,工作人员先从电脑上拷贝出来,拿着数据表,交给片区相关负责人进行审核,以这样一级传一级、人传人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由于酒库片区分布不集中,传统数据上报非常慢。

  李保芳指出,茅台酒的工艺是中国制造业的活化石之一,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代表,茅台在坚持传统工艺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信息化,提升科技创新、提升制造效益,实现工艺创新,确保产能提升。

  而如今,每一个片区都有专业计量人员,他们收集数据信息并核实之后,可以通过酒库管理系统直接上传数据,上传到系统之后,根据每个班组和片区的级别进行核对,终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专家认为,茅台已逐步实现让数据多"跑腿",员工少"跑腿"的发展格局。

  创新与传承并存

  穿着墨黑色衣服和裤子,衣服上印着茅台图标,一群生产工人正在紧张地劳作,这是笔者走进茅台制酒车间看到的一幕。

  茅台制酒五车间一班的王勇是一名酿酒师,技艺娴熟的他已经进入茅台酒厂工作18年,是茅台传统酿造工艺传承人。

  年近50岁的王勇不善言辞,当记者问及大数据应用给生产车间带来的改变和直观感受时,他用了一个词:真实性。这个词被他反复说了10多次。

  王勇仅是传统生产工人中的其中一位,他对茅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欣然接受,同时他还劝解自己,时代在变,观念也要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当大数据与传统制造深度融合时,生产就会产生"巨能量"。据介绍,茅台制酒五车间有23个班,目前,生产车间与生产车间、班与班之间正在进行年总产量"大比武""大比拼"。

  茅台集团生产管理部计划统计科信息员涂宗强说,2016年,茅台自主研发了"茅台生产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涵盖了制酒制曲生产、样品检验、曲粉转运、新酒品评等环节,实现了生产数据的移动化采集、标准化管理、数据可追溯。

  同时,该系统完全取代了纸质记录时代,达到快速统计和按需反馈的效果,生产日历表能直观展示工作安排,制酒班组能够知道使用的曲粉是来自哪个制曲车间的干曲仓。

  目前,茅台正在对包装生产环节做调研,下一步将把数据采集和统计扩展到包装生产,将打造一站式的生产数据采集、分析、展示平台。

  另外,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茅台制酒生产的数据可视化和信息地图化;制酒车间引入物联网,实现了部分生产数据自动采集。

  4月18日,茅台集团召开2018年度茅台酒中期生产专题会。李保芳表示,加快大数据在生产中的应用,要率先推动茅台集团的大数据应用,让它在生产领域上先走一步。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一定要掌握主动权,提前采取措施,对生产进行预测,把对事后各项指标结果的控制,变成整个生产过程事前和事中的控制。

  传统工艺与前沿科技的融合,这既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也是对传统生产管理的一种创新。

  创新与传承并存,两者并不矛盾!百年茅台,百年工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茅台的传统工艺并无挑战,实际上是对生产管理的创新发展。

  2016年《中国酒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中国酒业五项发展理念,创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