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宜宾酒文化的起点

发表于:2024-04-23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4月23日,一、向家坝新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向家坝水库位于四川省屏山县和云南省绥江县及水富县境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0多年来已对向家坝库区进行过5次文物调查,共发现叫化岩遗址等多处古遗址和数十处古墓葬,总面积上

一、向家坝新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向家坝水库位于四川省屏山县和云南省绥江县及水富县境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0多年来已对向家坝库区进行过5次文物调查,共发现叫化岩遗址等多处古遗址和数十处古墓葬,总面积上万平方米,年代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直至商周、两汉、元、明、清代。这些遗址分布在金沙江北岸楼东乡至新市镇。

为了配合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从2007年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向家坝水电站库区规划淹没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由于现在尚处于发掘和整理阶段,成果全部公布还有待时日,但就是从现在媒体披露的材料看,新石器时代宜宾人的祖先已经开始酿酒,宜宾酒文化已经诞生。

叫化岩遗址位于屏山县楼东乡田坝村七组,与绥江县会仪乡新寿村隔江相望,地处金沙江北岸的一级台地之上,分布面积2000平方米。其中,第4层地层堆积包含有夹砂灰黑陶片、花边口沿罐口沿等,为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与周邻文化相对照,可以断定遗址年代在距今约4500年。

新石器时期遗迹包括房子7座,灰坑10个。房子均为地面建筑,分为有基槽有柱洞和有基槽无柱洞两种。灰坑平面可分为圆形、椭圆形、长条形和不规则四种。出土陶片近5000片。可辨器型的有花边口绳纹罐、喇叭口高领罐、盘口器、敞口翻沿器、侈口折沿罐、敛口卷沿罐、内折沿钵、折腹罐等等,以平底器和圈足器为主,不见圜底和三足器。

根据器物组合、器型变化和纹饰演变规律来分析,该遗址可分为三期。一期至三期属同一文化的前后不同发展阶段,为金沙江流域新发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该遗址是川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四川新石器时代文化在川南地区的空白,将川南地区历史提前2000年,对建构四川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具有重要意义。

向家坝库区处于古代巴、蜀、夜郎、滇的古代民族文化交汇点上,周边有德昌毛家坎、西昌横栏山、成都平原宝墩文化、云南闸心场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出土器物在风格上与这些遗址有许多相似之处,说明各地区在文化面貌上较为接近,从而为古代人类迁徙路线与文化传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考古、历史、民族学研究领域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填补了金沙江流域下游早期人类文明的空白,同时把金沙江一线的元谋、大墩子、巧家小东门、绥江、水富、宜宾、重庆等地的早期人类文明遗址发现连接起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金沙江、长江文化走廊,为中华民族古老传统文化增添了光彩。

二、红褐色小陶杯的意义

从发现的遗迹和遗物来看,叫化岩遗址的性质应该是新石器时代末期生活在金沙江畔的一个小型原始聚落遗址。

聚落,《史记·五帝本记》记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记正义"说"聚,谓村落也。"《汉书·沟洫志》说,"(黄河水)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从这些记载看,古时所谓聚落,主要侧重于它的自然性质。

以农耕民族为主体的最初成型聚落,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那时黄河流域的聚落已有一定规模的发展。从事采集和狩猎的原始人类开始向农耕时代迈进。人们由游牧逐渐转向定居,开始需找一个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且较为安全稳定的空间场所。叫化岩的聚落就在金沙江边的一级台地上,是宜宾人的祖先综合了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多种因素而确定的。

蜀酒最初的起源应该是在盆地内部的沿江地区。因为沿江台地的土壤较为肥沃,水资源丰富,这些都是原始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条件。而叫化岩遗址是川南地区发现的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这个原始聚落遗址中发掘出一把半月形的石刀,长约7厘米,最宽处约4厘米,青灰色石质。

刀背如弓,弧刃如月,在刃部我们发现了有明显的缺口,这是曾经使用过的痕迹,说明这把石刀确实属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工具。这类石刀应该属于原始社会的收割工具,这类生产工具的出现与农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说明当时的村民已经不仅仅靠渔猎生活,并且已经有了原始的农业。

还发现一个与道路交通也与酒文化有关的红褐色的小陶杯。杯子的口径约5.2厘米,底径约3.0厘米,通高约4.5厘米。器型是敞口、圆唇、斜直腹、小平底,器身通体装饰有粗绳纹,显得很别致,从其造型来看,和现在的酒杯很相像,这就是当时的酒器,是目前宜宾出土文物中最古老的酒具,是酒都宜宾有4500年酿酒史的实物证据。

三、楼东田坝现场踏勘

2012年5月我和友人驱车来到楼东坝,整个坝在向家坝库底淹没区,由于向家坝蓄水临近,农民大多已经搬迁,楼东场镇上也是一派繁忙的搬家景象。

楼东明初设罗东驿,是宜宾至屏山、马边、雷波交通要道上的重要节点,明、清时楼东场镇达到了高度繁荣。明永乐年间,平夷长官司吏目薛贞之子薛瑄随父居此,在书楼坝筑室讲学,后薛瑄曾入阁参予,死后赠礼部尚书、谥文清公,从祀文庙,后人遂将讲学处命名为书楼山、书楼坝。而今楼东田坝被绿色的荒草覆盖,坝上大片的桂圆林和荔枝林却仍然呈现着沉郁的生命力,在浑黄的金沙江流水的衬托下,桂圆林的顶端微黄色的小花依然绽放。叫花岩遗址和沙坝墓地遗址、长沙地遗址、石柱地遗址均靠近楼东场镇,在金沙江北岸一级台地上,在老远的山脊上就可以清晰地看见。

我看到的叫化岩遗址离水边不远,这就使先民们处于捕捞水生物极其有利的地位。而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楼东田坝,则提供了从事农业的良好条件,据《楼东概况》,田坝地处金沙江河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升以上,无霜期长达十个月,坝地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住在石柱地遗址旁边的一个50岁的村民陈中秀对我们说:"这坝上一年四季吃不完的水果,荔枝、桂圆、枇杷、油桃、白花桃、血橙、甘蔗,这样成熟了紧接着又是那样成熟。你看这两棵血橙,结的果子甜得很!"她和全家都是搬迁了的,她说:"我是回来挖宝的。"原来她是考古队请的民工。当初叫化岩的先民们看重的就是这里既有渔樵之利,又有从事农业的极好条件。

古代马湖流行生殖崇拜。宋《太平御览》卷53记载,马湖江南岸有"乞子石","僰人乞子于此有验",在金沙江北岸楼东也有"乞子石"。我在这里听到的是另一个版本:就在距石柱地约走十来分钟的干酒坛,有一个 "打儿窝"。"干酒坛"是个地名,悬崖上的一块石头爆开,掉下一坨,上面有个月牙形的窝,求子的妇女,站在崖下用石头往那石头窝里投,投中了的怀孕笃定生下儿子。

而那崖上的剩下的半边石头每天从里面流出酒来,刚刚够住在下面的老夫妇喝。但老妇人有点贪心,就用錾子把石缝錾宽一点,希望酒能够流多一点下来--后来一点儿酒也没有流出来了,"干酒坛"也就成了地名。

石柱地的村民凌光志带我们到干酒坛去,但走到尚存乾隆时修筑的宋家沟半边桥时,因道路泥泞,荒草没径,终究未能到达。可以想象在宋时如果没有在马湖江南岸发生规模很大的"乞子"民俗活动,这一民俗是不会收入 《太平御览》的。也可以推测,宋以前"干酒坛"的故事即已伴随着楼东的酒事活动流传。

在宜宾酒文化的起点处听到的这个故事非常有意义。这和流米寺的故事有点不同,就是人们对食物的希求变成对酒的希求,在楼东田坝酒已经提到比大米更为重要的层面。

事实上,酒往往和礼、祭祀、人际交往,及人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乾隆时屏山县知县张曾敏的一首楼东咏酒诗 "书楼山势最嵯峨,酒兴诗怀逸趣多。闻得此间歌凤翥,至今犹忆薛公过",就表现了酒与社会、文化联系的复杂内容。我查了《屏山县地名录》,楼东除了"干酒坛"外,还有地名"酒坊沟",上面说,"酒坊沟,以前曾在此开过酒坊。"

循着酒香味,我们找到位于楼东中学旁的小酒坊,在里面坐了好一会。这个酒坊烤包谷小曲酒,酒曲是南溪买的,每天蒸一甑500斤包谷,能出两百来斤酒。甑子是石板嵌成的,7个酒窖是用水泥筑成的,烤过酒的包谷在晾床上摊着。烤酒师拿杯子舀了一杯酒,让我尝尝。酒味浓烈,一问,才知酒为高度烈酒,唯有此种酒才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经营糟坊的一男一女中年人,是同胞姐弟。他们向我讲起,解放前楼东就在烤酒,解放后酒糟坊在供销社,一直烤酒不断。他们均表示,搬迁到书楼坝后,还要重操旧业,继续烤酒。

我想起曾辉煌一时的楼东古镇万寿宫大门上的一副对联,"荡涤邪气仙术在昔宏江右,巍峨庙貌神灵永世庇楼东",我要说的是,愿酒神永世庇楼东!因为酒从4500年前诞生起就一直伴随着着楼东的百姓,融化到他们的血液,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