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酒行业鱼龙混杂难避免

发表于:2024-04-27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4月27日,随着**酒行业的不断发展,随着而来的问题也是接连不断,但**酒行业鱼龙混杂难避免。仅从市场上的**酒,用有鹿茸及含有多糖成分的虫草、人参、当归、川芎、生地、枸杞子、枳椇子、茯苓,就不难看出。1.货不对

随着**酒行业的不断发展,随着而来的问题也是接连不断,但**酒行业鱼龙混杂难避免。仅从市场上的**酒,用有鹿茸及含有多糖成分的虫草、人参、当归、川芎、生地、枸杞子、枳椇子、茯苓,就不难看出。

1.货不对路

由于**酒同其它**食品一样,仅能用于治未病,真正因患病而对症的又必去吃药,就导致货不对路。

2.药效缩水

譬如:用有虫草、枸杞子、当归、川芎、生地黄、人参。由于含有不溶于酒精的有效成分多糖,一是不能全浸出,较典型的是枸杞子,有人从枸杞酒渣中再回收多糖。二是浸出部分又因多糖结构与性质的不同,形成多少不等的沉淀。较典型的是虫草,实验表明,酒精度10%至30%,大分子虫草多糖沉淀70.4%。

据介绍,人参多糖"药理活性部分主要是人参果胶",就更难溶于酒。

显然,如用白酒做载体,依据国家标准GB16740《**(功能)食品通用标准》6.2条,对"外观和感官特性"的规定,以及国家标准GB/T17204《饮料酒分类》、行业标准QB/T1981《露酒》、国家标准GB/T13662《黄酒》,只能做成"类属"白酒或露酒型**酒。

而白酒不允许有沉淀,露酒要求在12个月内无沉淀,就会因不全溶或去除沉淀,导致药效缩水。

3.有名无实

较典型的是枳椇子、伏苓。据嵇扬等人研究,枳椇子做酒,解酒作用不明显。有人测出茯苓多糖的分子量是5万-62.5万,还有人测定出茯苓中性多糖分子量1.1721万,笔者据此用38度酒作溶剂,将大分子茯苓多糖全去除,仅保留中性小分子茯苓多糖,遇低温仍出现絮状悬浮物。要做成30多度的**酒清澈透明无沉淀,都成了有名无实。

4.药色药味

凡中药都有色和味,只不过是轻重各异。既便看起来是白色的中药,如茯苓、粉葛根、薏苡仁,用白酒做酒基,泡出来的酒也是黄色的。

由于药物是用于防治疾病,不会像食品强调色和味,所以**酒仿自泡或医用药酒组方、选工艺,就难免带有药色或药味。

5.滥竽充数

依据《**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功能或者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下述五类虽然是中药+酒,但都不能称为**酒。

6.用中药仿果酒发酵制成。比如用茯苓、枸杞子,由于功能成分多糖被微生物利用,不可能再具有原中药的功能。

7.用果蔬或药食两用中药做原料,不是依照《营养素补充剂申报与审定规定》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

8.单用药食两用中药做原料,由于品种太少,既不能实现按"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八纲辨证选药,又不能实现按"君、臣、佐、使"配伍,而确保功能效果的。

9.**功能,在受理的27种之外、未授予"蓝帽子"。比如具有解酒、舒筋活络、去风湿等作用的**酒。

10.酒精度高于38度的。

由于不少人误认为中药是原料,都打中药的"擦边球"而滥竽充数。不然,怎能会出现媒体报导的"3000家企业戴蓝帽子的不到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