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酿酒专用粮如何才能做到“高产增效”?

发表于:2024-05-04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04日,长时间以来,我国高粱处于自发种植状态,缺乏规划和指导,品种"老、乱、杂"。所种植的不少品种是上世纪80 年代育成的老品种或地方老品种,良种普及率不到 30% ,亩产量长期徘徊在300公斤左右,与高粱自
长时间以来,我国高粱处于自发种植状态,缺乏规划和指导,品种"老、乱、杂"。所种植的不少品种是上世纪80 年代育成的老品种或地方老品种,良种普及率不到 30% ,亩产量长期徘徊在300公斤左右,与高粱自身的生产潜力不相称。

山东省聊城市源丰种业公司与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合作培育的源丰酿酒高粱1 号、 6号、 8 号,是针对我国白酒业的需要而选育的高淀粉高粱杂交品种,籽粒粗蛋白和粗淀粉含量分别达 73.64% 和75.56% ,比普通高粱提高了5-8个百分点;单宁含量比普通高粱高 0.5- 1.5 个百分点;经一些酒厂实验,出酒率比普通高粱增加7.2% ,酒体绵香、醇厚。经过参加全国品种区域实验和生产实验,结果显示一般亩产 680 公斤,高产田亩产 750公斤。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种子是粮食增产的关键要素,加强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的首要工作是做好专用粮的"专用种"培育,应着力构建以酿酒产业需要为主导、大企业为主体、大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酿酒专用粮的"专用种"培育体系,加快良种更新换代。

资料显示,除了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零星种植高粱,以"间、套、围"种植方式居多,净作面积少,对种植技术缺乏系统研究,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技术慢。育苗技术粗放,秧苗" 老、 瘦、 弱、 病"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 现象严重,种植密度偏稀,一般当顺带作物种植,能收多少是多少,加之地方品种病虫害严重,产量损失很大。

 目前,依靠单项技术很难实现单产大幅提高,可行的途径是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要想提高酿酒专用粮高产,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种植标准化是最为有效的方式。酿酒企业可与相关农业科技部门及粮食主产区相关共同合作,在适合种植的地方整县整乡推进,在全国建设一批高产大县、大乡、大户,打造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高产高效示范区,实现更大范围的酿酒专用粮增产增收。

 据了解,目前,我国白酒酿造业无论是从行业协会还是相关企业,与相关农业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的并不多,要想实现"全产业链酿酒产业"的目标,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尤显重要。

 2006年,黑龙江富裕老窖酒业有限公司开始探索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农作物育种研究所合作,如今,绿色原料"龙糯一号高粱"正式成为黑龙江省农科院为富裕老窖酒业合作研制开发的定点使用的专用农业新技术成果。院企合作不但促进了富裕老窖绿色食品安全质量体系建设,促进了酿酒工艺技术进步,使产品控制延伸至原料育种,实现产品产业链的延伸,更拉动了社会经济增长,带动企业效益攀升。近几年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富裕老窖通过"育种单位+酿酒企业+农户"的种植模式建基地,合作空间广阔。育种单位可以提供优质的高粱品种,提供全程种植技术指导,高粱的稳产、高产;酿酒企业购买优质高粱种后,提供给基地的农民种植,向农民下订单,以保护价收购,能调动农民种植高粱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的目的。

富裕老窖的成功经验证明,产学研有机合作是推进酿酒原料基地建设和推进标准化种植的有效手段,"科技是生产力"这一理论应该在酿酒原料发展上深入应用。

 此外,茅台、五粮液等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实践酿酒粮食基地建设的新模式,例如,茅台集团通过"订单生产,合同收购"的模式,促进茅台酒高粱基地发展;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在泸州市通滩镇、石寨乡采用"公司+农户+基地"模式打造了3万亩有机糯红高粱生产基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