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绍兴黄酒,谁整合谁?

发表于:2024-11-12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12日,绍兴黄酒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是绍兴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绍兴的一张城市名片。目前,绍兴市共有黄酒企业86家,其中,授权使用绍兴黄酒证明商标的企业有15家,拥有"古越龙山

绍兴黄酒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是绍兴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绍兴的一张城市名片。目前,绍兴市共有黄酒企业86家,其中,授权使用绍兴黄酒证明商标的企业有15家,拥有"古越龙山""会稽山""女儿红""沈永和""塔牌"等著名品牌。2010年,绍兴市黄酒总产量53万千升,销售额42亿元。

竞争压力迫使绍兴黄酒整合

其实,绍兴黄酒具备打造成世界名酒和奢侈品的基因,但一直未能做强做大,并面临着来自白酒、葡萄酒和外地黄酒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近年来,绍兴黄酒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对严峻的现实和潜在的危机仍要有清醒的认识。在黄酒行业内部,海派黄酒"石库门"与"和酒"的整合,使绍兴黄酒龙头企业的地位受到挑战;与白酒、葡萄酒行业相比,黄酒企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不及白酒龙头企业的1/10、葡萄酒龙头企业的1/5,实力悬殊的竞争,造成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局面;与外地黄酒相比,绍兴黄酒行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削弱了绍兴黄酒的整体竞争力。鉴于此,许多有识之士指出:绍兴黄酒业必须整合出 "航空母舰",否则必将在内部恶性竞争和外部的强势挤压下走向衰落。

关于绍兴黄酒的整合,笔者认为最理想的结果当然是将15家授权使用绍兴黄酒证明商标的企业整合成一家,以地域品牌"绍兴黄酒"作为企业品牌,就像茅台镇只有一家"茅台"酒,其他企业只能生产"国台"酒、"小糊涂仙"酒一样;其次是绍兴黄酒业三巨头 "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之间的整合。由于所有制和所属行政区域不同,整合只能靠企业自愿。尽管企业都认识到整合的重要性,但在各自的日子都还过得相当滋润的情况下,三家企业谁都不愿被整合,谁也整合不了谁。而其余企业在品牌、市场和技术上并无优势,对古越龙山、会稽山而言,整合这些小企业的作用就是扩大一点产能而已。但由于厂区分散必然增加管理成本,整合还不如自身扩建产能。可以说,目前,绍兴黄酒业整合的希望十分渺茫。

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酒是文化产品,能使人产生充满诗情画意的联想,一瓶酒可以塑造一座城市,波尔多、勃艮第、宜宾、泸州和烟台都是因酒而声名远扬。绍兴的形象已与黄酒密不可分,所谓"酒因城而闻名遐迩,城因酒而风望倍增。"同时,酿酒行业又是高附加值和环境友好型行业,一瓶酒可以振兴一方经济,茅台、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汾酒等都是当地财政的支柱。绍兴黄酒是绍兴先人遗留下的宝贵财富。绍兴发展黄酒产业具有得天厚的优势,振兴绍兴黄酒业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举措。

目前,绍兴黄酒业尚未形成标杆性企业和品牌,对古越龙山等骨干企业而言,地域品牌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他们花重金打造的企业品牌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到区域内其他企业的挤兑。仁怀、宜宾、泸州、宿迁提出打造酒都和白酒产业集群,因为它们有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这样在区域内具有绝对地位的企业和品牌。绍兴黄酒业在当前整合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与其奢谈整合,不如重点扶持一家企业做强做大,打造出一个响当当的企业品牌。只有企业品牌打响了,才能巩固和提升"绍兴黄酒"这个地域品牌,并推动绍兴黄酒产业集群化发展。

因此,笔者建议绍兴市出台扶持绍兴黄酒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如设立振兴绍兴黄酒产业专项资金,5年内每年拿出5000万-1亿元,重点扶持一家龙头企业做强做大。至于专项资金的用途,建议用于原料基地建设、广告、销售渠道建设、黄酒文化推广、研发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绍兴黄酒早在明清时期就风靡全国,离不开当时一批绍兴师爷以及文人骚客的竞相宣扬和推崇,如果绍兴市以绍兴黄酒作为部门招待用酒,对绍兴黄酒的推广将起到积极作用。

要打造出"航母"型黄酒企业,还要更新一个观念,就是要大胆地走异地并购之路。2008年,浙江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 "嘉善黄酒",使公司产能翻了一番,而且还在外省黄酒市场分得一杯羹,这证明异地并购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此外,各企业要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如发酵菌种,以打造出各自产品的个性和特色,避免产品的同质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