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葡萄酒造假售假事件”
葡萄酒造假售假事件只是行业内的个别现象。至于为什么会造假,而这种个别现象偏偏出在了河北省昌黎县,有他特的缘由。
葡萄酒业利润率高前景看好
业内人士表示,假冒伪劣葡萄酒在市场大行其道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葡萄酒利润率高,另一个是造假成本低。
近年来,中国葡萄酒产业实现了持续发展,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而2009年产量和销量都超过10亿瓶。今年上半年,王朝酒业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51%和42%;张裕A今年上半年葡萄酒产品毛利率则达到73.98%。 一项研究表明,截止2013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对葡萄酒消费的渴求,中国将成为世界第7大葡萄酒消费国。根据世界上的葡萄酒与烈酒展会,VINEXPO(世界葡萄酒与烈酒展会)的研究,截止2013年,中国葡萄酒消费将达12.6亿瓶,同比2009年增长32%。
在11月出炉的重庆商报消费指数调查报告--重庆葡萄酒市场板块中也显示出了葡萄酒美好的发展前景:明年6成受访者将维持今年的酒类消费习惯,25.4%的受访者将增加葡萄酒消费量,而增加白酒消费量的受访者人数为0.6%,啤酒为3.6%,葡萄酒的消费增长预期位列酒类榜首。
高企的利润率和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吸引假冒伪劣工厂遍地开花。王朝酒业销售总经理贺汝军介绍,在国内葡萄的主产区如河北省昌黎和怀来、山东烟台等地,分布着大量生产葡萄酒的小工厂,其中一些为生产假冒伪劣葡萄酒大开方便之门。
昌黎产区背靠产区品牌优势
可以说,在昌黎产区制假售假,无不是瞄准了昌黎产区背后的产区品牌优势。2002年8月,昌黎葡萄酒被批准为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成为我国葡萄酒行业个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3年和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又先后发布了《原产地域产品·昌黎葡萄酒》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昌黎葡萄酒》;在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这一产区优势对消费者非常有吸引力。
昌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葡萄酒业内人士曾向《华夏酒报》记者表示,目前,昌黎产区制假售假行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国内葡萄酒同质化较严重,产品集中于干红系列,而地区消费能力有限,这必然促使某些市场拓展能力不强的企业去贴牌灌装,甚至制假售假;另一种情况是,一部分外省企业为追求产地效应而在昌黎产区展开制假行为。
行业监管滞后于行业发展
"说到底,问题的本质还是监管的失控,不是葡萄酒本身的问题。"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技术会一位对《华夏酒报》记者说,这次假酒曝光事件,对当地监管部门也是一个警示。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是喜人的,但行业监管似乎并没有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
全国糖酒会官网出具的《2009-2010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报告》显示,2009-2010年度全球葡萄酒行业增速已经趋缓,所有的目光开始聚焦中国,中国葡萄酒行业已经进入下一个黄金十年。其中,国产酒产销量继续大幅攀升,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持续加强。另一方面,进口酒的经营态势喜人,具体表现为进口酒运营者及品牌数量大幅增多,进口酒品牌已建立起优势。但行业监管的成效却并差强人意。
2002年和2007年央视分别对吉林通化和河南民权两大葡萄酒产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后,两大产区经过整顿和规范,地产葡萄酒销量较以前已经大量减少,甚至部分企业至今未摆脱经营困局,但是正规企业的销量却逐步增长,产区葡萄酒业快速发展。以河南民权县葡萄酒为例,虽然曝光事件对该地区正规企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使行业经营秩序得到了规范,九鼎等规模葡萄酒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目前,中国葡萄酒产业正朝着一个规范的方向发展。然而,造假售假现象的屡禁不止,给正在成长的葡萄酒行业带来了无尽的伤害,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此次央视曝光无疑给违法企业以沉重打击,在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也将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