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刘树琪:云南旅游应实施“葡萄酒+”战略 培育新产业业态

发表于:2024-05-03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03日,"云南旅游应实施'葡萄酒+'战略,'+'入农耕文化、开埠文化、饮食文化和创意文化的元素。"12月4日,在2015云南旅游文化峰会暨古滇文化研讨会上,海内外旅游业专家学者纷纷"祭出"大招,剖析中国和云南

"云南旅游应实施'葡萄酒+'战略,'+'入农耕文化、开埠文化、饮食文化和创意文化的元素。"12月4日,在2015云南旅游文化峰会暨古滇文化研讨会上,海内外旅游业专家学者纷纷"祭出"大招,剖析中国和云南旅游业发展思路,中国烟台葡萄酒产区专家委员会主任刘树琪则建议,云南旅游打出"葡萄酒+"牌子,可以培育本省新的产业业态,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

刘树琪介绍,所谓"葡萄酒+",是指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为基础,依托关联产业之间的融合,形成密切联系和互补关系的新型产业形态。

"葡萄酒+"有三个特征:产业融合、产业延伸、产业创新。

产业融合:就是把葡萄与葡萄酒融入旅游业,为旅游业增加新景观,为旅游服务增加新品种、新价值;融入文化业,为其增添了新的元素,增强了文化的张力;融入金融业、房地产业、健康业、养生休闲业等,能为这些产业注入新的资源和服务,使这些传统业焕发新的活力。

产业延伸: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从前向到后向、从纵向到横向延伸。"葡萄酒+"这种延伸的业态概念就如同于"互联网+"。葡萄酒+旅游业+健康产业+文化产业+互联网,就能延伸出好多的新业态,如葡萄酒旅游、葡萄酒养生健康、葡萄酒体验休闲、葡萄酒电商和葡萄酒物流等新的复合产业。这种产业延伸有利于拉长葡萄酒产业链条,推动葡萄酒与相关产业的发展。

产业创新:"葡萄酒+"使要素在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甚至突破传统产业布局空间限制,形成新的产业空间和创新空间,这里"+"就意味着创新。

云南可实施"葡萄酒+四大元素"

"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葡萄酒+'到底'+'什么才好,我认为是'+'入农耕文化、开埠文化、饮食文化和创意文化四大元素。" 刘树琪说。

首先是"葡萄酒+旅游+农耕文化"。

云南农耕文化特色鲜明、历史悠久,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这里既有被称为"大地雕塑"的哈尼梯田,又有上千年历史的景迈万亩生态古茶园等景区。可以把云南高原的葡萄酒庄变为融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文化休闲体验及旅游于一身的复合体,让它们尽情发挥云南葡萄酒旅游文化特色,让来云南的旅游者在遍布葡萄园的山野与彰显古今中外特点的各种各样的酒庄建筑之间徜徉,在葡萄园采摘葡萄与酿造美酒中体验,在葡萄美酒与琴棋诗书画之侧鉴赏,尽情畅享彩云之南葡萄酒旅游文化的休闲情趣。

其次是"葡萄酒+旅游+开埠文化"。

十八世纪末,云南开埠通商,蒙自、思茅、腾越先后开关,昆明成为大西南重要贸易口岸。开埠促进了云南近代工商业、金融业的兴起。十八世纪中叶,年轻的法兰西传教士来到云南,在香格里拉的茨中坝子,种下了第一株来自法国的古老酿酒葡萄代ROSE HONEY,于是,就有了今天的"云南红"。

1904年来云南南部修筑滇越铁路的法国人在铁路沿线车站院落里栽培了许多酒葡萄,成为云南高原最早的酿酒葡萄园;2000年10月,"云南红系列酒"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指定为国宴用酒。所有这些都是云南葡萄酒旅游文化的宝贵资源。

旅游是跨时空的交往,是跨文化的交流。云南要紧紧抓住这些厚重的开埠文化史实,充分将开埠文化与旅游及百年葡萄酒历史文化深度融合,通过建设历史风情街、历史建筑遗存和各种文艺形式、传媒,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赋予新的时代气息,让丰厚的文化底蕴与葡萄酒、旅游相辉映,张扬葡萄酒旅游文化的丰厚底蕴,显示葡萄酒的文化张力,提升葡萄酒旅游的品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