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中国的精酿还是“精”酿吗?

发表于:2024-05-01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01日,北京的精酿啤酒酒吧可以说在近几年异常火爆,年轻消费者因为对于这样的小众化、个性化的"向往",使得牛啤堂、大跃啤酒这样的酒吧成为了自酿爱好者消费的理想圣地。2014 年的时候曾经亲自去了一次牛啤堂感受,

北京的精酿啤酒酒吧可以说在近几年异常火爆,年轻消费者因为对于这样的小众化、个性化的"向往",使得牛啤堂、大跃啤酒这样的酒吧成为了自酿爱好者消费的理想圣地。

2014 年的时候曾经亲自去了一次牛啤堂感受,暖色系的灯光这整个精酿啤酒吧显得格外让人觉得放松,再加上一整面墙的精酿啤酒使得精酿的逼格一下得到了提升。在这里消费不仅仅是单纯的精酿啤酒消费,更在于环境的消费。就像是星巴克一样,消费者在店里消费的不仅仅是那一杯咖啡而已,消费的还有安安静静的上网装逼环境。除此之外,经过老板的介绍,牛啤堂还开设了专门教消费者酿造精酿啤酒的课堂。这样一体式的服务,对于初次接触到精酿啤酒的年轻消费者来说,"尝鲜儿"无疑是具有诱惑力的。

如果用雨后春笋来形容当今中国市场的精酿来说,有些夸张,毕竟对于慢工出细活的精酿来说还是要经过时间这把刻刀慢雕细琢出来的。

作为中国市场而言,市场条件完全是具备的。对于精酿啤酒的追捧,不仅仅在口味上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感受,更在现代消费理念上迎合了消费者观念。随着新生代 80、90后消费者的迅速成长,对于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崇尚,精酿啤酒的个性化就成为了一个剥夺他们眼球的点。而对于60、70后,随着时间的沉淀,对于啤酒档次也逐渐提升,更加小众化、高逼格化的啤酒也正迎合了他们的消费观念。就这样精酿这个"春笋"随着春天的来临也登上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但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而言,很多中国企业急于求成,想要赶上这趟开往夏天的列车,却忽略了"精"也包括生产规模的精细化。追根溯源,精酿这个"洋孩子"根据美国酿酒协会的定义,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年产量不能超过600万桶(约70.2吨);非精酿酿造者或公司机构的占比不能超过25%;大部分啤酒的风味都必须从传统或者创新的原料与发酵工艺中获得。从这几条定义上,这个"洋孩子"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生产规模上,都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精酿啤酒在国外由于是类似于自家酿造的规模,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进行不同的酿造配比,技术当然是更随性。而作为在街边我们可以看见的精酿酒吧而言也是小规模的,无论你是从技术还是从规模上面来说,都以"小"而"精"取胜。

但是当精酿啤酒"留洋"传入中国的时候,因为本没有明确的定义,再加上中国大陆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缺少力度,从而任由精酿啤酒在中国呈现出"疯草式"地发展。

随着精酿浪潮的来临,一时间精酿酒吧遍地丛生,众多工业啤酒也逐渐引进精酿技术,并不断提出新的精酿概念。无论是重庆啤酒将引入精酿国际品牌,还是青岛经典 1903和雪花啤酒精酿原汁麦啤酒以及珠江啤酒宣布针对高端市场推出全新雪堡·精酿系列,包括原浆啤酒、黑啤酒、红啤酒的面世,更像是在对消费者说:"我们也有精酿,来消费我们的精酿吧!"这样一来,精酿的灵魂不再是"享受",而变成了"消费"。就这样精酿随着被搬上了流水线,宣告所谓的"大精酿时代"也随之来临。

对于这个洋孩子我们还是充满了各种疑问。"大精酿时代"其中的"大"更愿意理解为"杂"。那么还算是"精"酿吗?

当工业啤酒跨界精酿啤酒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工业啤酒将大规模生产植入到精酿啤酒的"小身子"会产生怎样出乎意料的反应。精酿不再精规模,而是大批量生产线将产品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面,这如何做到精呢?

举个例子说说吧,在酒行业中不乏小众酒产品引进中国之后大批量上产之后"夭折"的例子。比如说过去一时风生水起的预调酒,从国外引进中国,本是以供小资人群生活消遣的产品,引进中国后受到了年轻消费者在某一数段内的蜂拥追捧。如今再看预调酒市场,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作为中国的市场大环境来说,没消费理念的不同,以及对于衡量精酿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如此看来,精酿在中国的消费市场可能呈现"暴风式"的袭击,来得快去的也快。所以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喝到的工业啤酒生产线酿造出的精酿啤酒往往与国外的不能同日而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