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叙府酒文化

发表于:2024-05-06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06日,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曾在其地设立僰道县。当地盛产荔枝,居民将荔枝浸泡在酒中,可以增加其色、香、味的风格,根据近年来在宜宾地区发现的汉墓中遗物来看,陶器和青铜器的酒器品种和数量都很多,说明宜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曾在其地设立僰道县。当地盛产荔枝,居民将荔枝浸泡在酒中,可以增加其色、香、味的风格,根据近年来在宜宾地区发现的汉墓中遗物来看,陶器和青铜器的酒器品种和数量都很多,说明宜宾地区在汉代已盛行酿酒(荔枝酒)和饮酒。

南北朝时,将僰道县改置戎州;隋、唐两朝,沿袭未改。

唐代以后,宜宾地区所产名酒,已有文献记录。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旅游到了戎州,留有一首诗《宴戎州扬使君东楼》,诗中写道:"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重碧拈春酒,轻红臂荔枝"。其中提到的春酒和荔枝,都乃当时的贡品。

北宋诗人黄庭坚在北宋哲宗元符年间也旅居戎州3年,曾写了一首《谢廖致平送绿荔枝》的诗:"王公权家荔枝绿,廖致平家绿荔枝;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江肌。""发醅葡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谁能品此胜绝味,惟有老杜东楼诗。"诗中提到的荔枝绿和绿荔枝都是酒名,与杜诗中的重碧酒是一回事,为当地历史名酒。其风味优于葡萄酒,这是露酒工艺的雏形,在当时已驰名迄今。

北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戎州改名叙州。南宋诗人范成大也到叙州写下《七夕至叙州,登锁江亭》一诗: "东楼锁江两重客,笔墨当代俱诗名;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由此看来,在唐宋数百年间,重碧、荔枝绿,春碧是一脉相传的酒种,都是叙州的名酒。根据《叙州府志》记载:叙州地方在宋朝时,有人用多种谷物为原料,混合酿酒。王公权造者,称为荔枝绿;名诗人黄庭坚曾饮此酒,以酒质无比优美,誉为戎州,著有《荔枝绿颂》;后人遂仿其法,常以多种谷物原料酿酒。但宋元以后,荔枝绿及其酿造方法,已经湮改无闻了。

明末清初时,叙州城的北门外,有一小地方,名"二坎子",建有一家温德丰酒坊,以后改为利川永酒坊;在"马家巷",则有张万和酒坊,南门则有叶德盛酒坊,东门则有长发升酒坊。以上四家糟坊,各有酒窖3个,共计酒窖12个。

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当地各家酒坊,增加到52个酒窖。

1840-1937年,当地酿酒糟坊发展到14家,酒窖增加到125个。

1937-1949年,当地糟坊减少到9家,酒窖减少到76个。其中最老的酒窖是北门利川永糟坊的酒窖。因产酒特别佳美,因而享有"北门窖子出好酒"的声誉。

叙府酒因宜宾古称"叙州府"而得名.其生产厂原名"国营宜宾市曲酒厂",1986年更名为"国营四川省宜宾市叙府酒厂",1998年改制为"四川省宜宾市叙府酒业有限公司"。其主导产品叙府大曲因其传承了宜宾精湛的传统酿酒工艺、原老糟坊的老窖泥和"万年糟",因而质量超群,于1984年在第四届全国白酒评比会上一举夺得国家银质奖,是四川省"五金一银"的国家银质奖,受到省嘉奖。此后,由蝉联了国家银质奖,并荣获了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第五届亚太国际博览会金奖、跨世纪中国著名白酒品牌、四川省名牌等荣誉。

更多酒招商的信息,请登录中国佳酒招商网(9928.TV)。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