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江西葡萄年产量4万吨 却无深加工企业

发表于:2024-04-27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4月27日,作为一种农副产品,葡萄近年来成为江西许多县区帮助农民致富的新宠,可今年以来,面对着暴雨冲击、谣言肆虐,各地的葡萄都不约而同地遇到了销售问题。虽然在帮忙、媒体声援等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江西各地的葡萄销售问

  作为一种农副产品,葡萄近年来成为江西许多县区帮助农民致富的新宠,可今年以来,面对着暴雨冲击、谣言肆虐,各地的葡萄都不约而同地遇到了销售问题。虽然在帮忙、媒体声援等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江西各地的葡萄销售问题最终得以缓解,但葡萄靠天吃饭、销售波动性大这一劣势却暴露无遗。

  今年江西各地的葡萄产量大概在4万吨,但如此巨量的葡萄瞄准的都是鲜果市场,尽管越来越多的县区将葡萄当成一个新产业来看待,整个江西却无一家葡萄深加工企业,市场上大家常见的葡萄酒、葡萄干无一产自江西。

  葡萄渐成各地富民产业

  近年来,葡萄这种外来农副产品,正逐渐成为江西各县区引导农民致富的一大产业。

  "横江葡萄"形成产业,左永祥提到的"能人带动、促动"是主因,而这句话也是江西各县区葡萄渐成气候的形象概括。如宜春市袁州区,从不种葡萄,到拥有3000亩葡萄园;德安县,葡萄从舶来品到当地农民的新宠,种植面积已达1200亩以上;新干县、南丰县、湾里区等地的葡萄种植都经历了这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其中靠的就是上述两句话。

  葡萄易种难销成常态

  "江西本不是葡萄的原产地,之所以各地种葡萄成风,主要还是因为葡萄易种植、生长旺盛、果多产高、寿命长、见效快,一般两三年就可以挂果销售,经济效益较好。"省食品工业办公室专家告诉记者,普通种植技术要求不高,产量大售价高,因而受到农民和各地的推崇。

  不仅是江西,外省不少葡萄也常常陷入滞销状态中。专家分析:葡萄季节性强,若采摘、销售时遇到连日下雨,则销量堪忧;葡萄作为鲜果,不易保存,采摘后若未能及时售出,则将糜烂。这就要求,葡萄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采摘快速销售,而对于许多种植葡萄的农民来说,一边采摘一边销售,无疑是个挑战,一旦遇到各种谣言,则必然陷入滞销中。毫无疑问,在反常气候成为常态及快捷的现代传播方式下,天气和谣言这两个影响销量的原因未来仍将反复出现。

  巨量葡萄竟无一深加工企业

  葡萄一旦陷入滞销,农民自然是最担心的,但限于分散的养殖户在市场面前的无力,这时和媒体以及社会各界便成了最热心出谋划策的。去年至今的多次葡萄滞销,最终都是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可以想见的是,这种后发的介入自然无法让葡萄种植户前期受到的损失得到弥补。

  另一方面,随着各地种植葡萄的兴致高昂,江西的葡萄产量越来越大。今年吉安县葡萄产量为3万吨,袁州区在1.5万吨左右,新干、湾里、德安、南丰等地总产量在0.5万吨左右,全省的葡萄产量为4万吨。很明显,如此巨量的葡萄产量,单纯的"献爱心"式购买肯定无法完全消化。

  葡萄深加工企业缘何难产?

  事实上,面对着越来越庞大的葡萄产量,各地都意识到了不能完全靠销售鲜果这"一条腿走路"。已经形成品牌的"横江葡萄"虽然受市场波动较小,也同样面临着产业如何做大的问题。左永祥表示,吉安为了做大做强"横江葡萄"品牌,对葡萄深加工企业可谓青睐有加。那么,为何葡萄深加工企业却始终未见踪影呢?

  受地理环境和品种影响,江西的葡萄并非优质葡萄酒的原料来源。酿造葡萄酒对葡萄的品质要求非常高,日照、昼夜温差、含糖度、甜酸度都需要综合考虑,目前来看,还是新疆的葡萄最适宜酿造葡萄酒。

  江西雨多,应该说没有种植葡萄的良好环境,这也是大多数江西葡萄市场售价不高的主要原因。而对于葡萄深加工企业的缺席,专家认为,工业与农业不同,必须考虑到市场和效益,葡萄如何加工,加工后产品如何销售,市场竞争力如何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细细考量,不能单纯从葡萄种植户的销量出发。

  另一个问题是,江西各地的葡萄种植户绝大多数都是散户,每人几亩几十亩,最多的也不过百亩左右,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仅难以品质,也根本没有精力来应对如此之多的种植户。此外,江西引进的葡萄品种主要是鲜果品种,而非工业品种。

  这样的困境也考验着各地,在推动当地葡萄种植面积加大之前,就应该考虑如何面对产量大增后的市场销售,如何深化产业链,如何规划布局。一窝蜂种葡萄,是否真的能给农民带来长久稳定的收益?或许,只有充分考虑到了这些难题,才是真正的富民之策,才有真正的富民之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