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白酒投资热或迎梦醒时分

发表于:2024-05-03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03日,中国北方的白酒企业之一河套酒业与私募股权机构走到了一起。近日有消息称,私募机构上海瑞业和鼎晖投资等对河套酒业进行了投资,其中鼎晖领投,是鼎晖合伙人王功权(微博)亲自抓的项目。河套酒业借力私募谋划上市建

中国北方的白酒企业之一河套酒业与私募股权机构走到了一起。

近日有消息称,私募机构上海瑞业和鼎晖投资等对河套酒业进行了投资,其中鼎晖领投,是鼎晖合伙人王功权(微博)亲自抓的项目。

河套酒业借力私募谋划上市

建厂于1952年的河套酒业,最初只是个传统地方作坊式的酿酒小厂,从1997年开始,河套酒业逐步改制成为企业内部员工持股的民营企业。目前,河套酒业集团涉及白酒、奶酒、保健酒及与酒配套的相关产品等多项产业,共有下属企业23家,年销售额在20亿元左右。

河套酒业董事长张庆义在去年7月份的一次公司内部会议上表示,公司发展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及知名品牌对市场的冲击所造成的销售方面的压力,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和人力资源缺乏,下属企业管理工作粗放等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对《财经日报(微博)》记者表示,河套拥有非常不错的根基,品牌基础好,内蒙古人均白酒消费量大,这白酒市场历来讲究"小区域、大市场",内蒙古对于河套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家门口市场。不仅如此,由于内蒙古地域狭长,面积广阔,外地白酒企业进行市场布局有一定的难度,市场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上海瑞业有关人士对上述投资不置可否,只表示负责这项投资的负责人不方便接受采访;鼎晖投资方面则拒绝做出回应。

不过上述交易仍然有迹可循。一则地方媒体《黄河晚报》之前的报道称,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河套酒业,由天津鼎晖投资基金等四家公司收购河套酒业及河套投资公司的股份和股权,着手上市前的有关准备工作。2011年8月22日开始,河套酒业总部所在的内蒙古杭锦后旗公证处派出骨干力量入驻河套酒业集团,对公司全部股东股权股份转让进行现场公证,助推企业更好发展。这篇报道说,此次公证共涉及大小股东1000多人,目前企业内部职工股权转让公证已基本完成。

杭锦后旗公证处工作人员近日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确认了上述事项,并告诉记者此次股权转让除了鼎晖投资和上海瑞业还有安徽芜湖的两家基金。

一家私募机构内部人士评价,这样看,河套酒业与鼎晖等的交易有可能涉及到内部职工股的回购,通过规范自然人股权转让,公证后不留后患,这是为上市作准备。

接近河套酒业决策层的一位知情人士默认了上海瑞业和鼎晖投资对公司入股一事。他对本报记者表示,下一步白酒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今天过得好,不代表以后就过得好",公司与上市的白酒企业资本实力上还有差距,此次融资也是公司谋求实现"十二五"规划的一部分。不过,这位决策层人士表示,目前此事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开,具体金额不便透露。

争抢二线白酒,

私募系上"安全带"

河套酒业已经不是例受到知名私募机构青睐的白酒企业,对于私募来说,白酒市场大省的行业前两名、品牌基因较好、生产能力充足的企业往往更有吸引力。2010年国泰君安创新投等机构投资江苏第二大白酒企业今世缘,另外中信产业基金等机构投资陕西的白酒企业西凤酒,均属此类。

高速增长的行业,丰厚的现金流,让各路资本对白酒企业"如痴如醉"。在各路资本的追捧之下,如今白酒企业的估值已经极高,像华泽集团2009年斥资9498万即获得了陕西太白酒业控股权的案例已难再现。曾成功收购多家区域白酒企业的华泽集团2009年以后就罕有并购动作,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近日解释,在各方的炒作下,白酒企业身价飞涨,随便一家企业开价都在10亿元以上,投资价值不明显。

也并不是每一例对白酒企业的投资都能收获甜蜜的果实。2009年底、2010年初,河南的白酒企业宋河先后引入高盛和中国平安(微博)(41.51,-0.17,-0.41%)的投资。

一位熟悉高盛对宋河投资事宜的人士对记者透露,高盛方面在投资宋河这个案例上曾向其所在的机构咨询,得到了不投资宋河的建议,但是未被采纳。这位业内人士说,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宋河获得高盛入股之后发展态势一般,"高盛估计现在非常后悔投资了宋河"。

业内人士评价:"品牌推广等可以用钱来解决问题,企业的组织、队伍、管理结构这些相应的软件改造与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河南一家大型白酒企业高层对本报记者表示,宋河存在的诸多问题之一就是企业近年来一直在更换品牌诉求,一直缺乏一个稳定的主打品牌定位。

此外,据本报记者了解,江苏今世缘2010年曾获得国泰君安证券(微博)旗下的国泰君安创新投的投资,但是今世缘并未立即展现出高速增长态势。2011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仅同比增长8%。一位来自洋河股份(146.36,-1.14,-0.77%)的人士说,今世缘增速一般除了因为省内市场竞争激烈,还与其"缘"文化的品牌诉求出现老化有关。

在这种背景之下,私募往往会选择与酒企进行业绩对赌来规避投资风险,保护自己的投资。据记者了解,一家华南白酒企业在引入外部私募机构的投资时签订了极为典型的"对赌"协议,协议约定未来几年需要达到较高的利润和销售额增速目标,若未能达到目标,公司创始人需向投资机构补偿相应的股份,而若双方约定时间内未能实现公开上市,创始人需要在支付一定回报的基础上回购投资机构的所有股份。业内人士评价,不少二线白酒企业存在"过度营销"、"贿赂营销"等问题,在企业基础一般的情况下,一旦行业或者企业的销售形势出现问题,这种做法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私募白酒企业的投资退出渠道缺乏也是一个问题。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么多年不就只有一个洋河上市了吗?"如果不能如愿上市,投资白酒企业的私募要全身而退将打上一个大问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