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2017“强回暖、高景气”的酒业 2018年又是怎样的趋势?

发表于:2024-05-03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03日,2017年对于中国酒业来说,验证了笔者在一年前给出的"强回暖,高景气"的判断。那么对于即将到来的2018年白酒行业来说,又该做出怎样的趋势判断?品类本质决定了白酒最匹配消费升级此观点成型已久,但在业内

2017年对于中国酒业来说,验证了笔者在一年前给出的"强回暖,高景气"的判断。那么对于即将到来的2018年白酒行业来说,又该做出怎样的趋势判断?

品类本质决定了白酒最匹配消费升级

此观点成型已久,但在业内缺乏清晰解读。如何理解消费升级?我们很大程度上认为消费升级等同于价格升级,一是涨价,二是贵的酒多卖。但是笔者认为,消费升级要从四个角度去理解:

一是品质升级。首先从消费层次来看,从最早的简单、安全消费转变为对身份、尊重的追求。比如为什么要喝有品牌的酒?因为有品牌的酒有品牌背书、品牌承诺;其次有特色;再次是喝酒不只是为了喝酒,高溢价品牌一般都是非必需品、去功能化,所以这一轮消费升级很重要的特点是非生活必需品在增加,生活必需品需求的增长慢于非必需品。

二是产品升级。对于个别品牌表现比较明显,产品升级从大曲到头曲再到特曲。比如洋河在品牌高度集中的江苏市场,消费可以从海之蓝升级为梦之蓝,但是在分散型市场就不明显。

三是品牌升级。这又包括:

1、从无品牌到有品牌。消费升级很大程度上不是产品化升级,而是品牌化的升级。消费到了不同价格时,就不喜欢你这个品牌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比如一些品牌过度地渠道下沉、市场下沉,最后"进了村就回不了城"了。进口啤酒为什么火?因为消费者认为进口啤酒跟国产啤酒是两类,所以在升级过程中有两种现象,产品升级或者品牌升级。

2、从众品牌到主品牌。白酒行业中茅台表现的比较明显,在一个价格区间品牌不是越来越多了,而是越来越少了,本来最高端的有一堆,现在反而少了。

3、从小品牌到大品牌。很多人关心的次高端实际容量基数不是很大,最有话语权的是剑南春,所以次高端风向标是今年已经过百亿的剑南春,剑南春今年的主动涨价就是在顺势而为,但也为次高端增量扩容打开了通道。

四是服务升级。消费者越来越懒了,能不能做好懒人经济?以前消费者买酒是做后备箱工程,现在还需要吗?现在一个订单,就有人在19分钟之内给你送过来。实际上这一轮服务升级有一个巨大的创新机会,就看谁做得快,新零售不仅仅是指渠道,厂家的新零售能不能跟得上?在下一轮竞争中,这个力量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理解白酒的品类本质?

第一白酒是农产品,白酒在某种程度上讲,比如遵义的糯红高粱、青稞的一些原料,是有稀缺性。第二白酒是工业品。第三白酒是文化品,新的一轮国酒之争,国酒、新国酒、浓香国酒、清香国酒,剑南春的策略定位实际上是盛世国酒,唐朝是一个盛世,当今是又一个盛世,盛世国酒就是国货自强、自信的符号。又比如中国酒业协会推出的"理性饮酒,快乐生活"主题活动,都说明白酒是精神的必需品,不是物质的必需品,更多不是为解决生理需求,而是为解决心理需求,这是白酒的本质。

因此,这一轮消费升级给不同消费品的红利是不一样的。伊利一年卖六百个亿,茅台数量卖不过伊利,毕竟喝奶的人比喝茅台的人多,但是茅台的利润远高于伊利。这一轮消费升级给茅台带来的红利应该远远大于伊利,值得大家去思考。

另一方面,消费升级对于不同酒品的红利也是不一样的。从行业框架来讲,消费升级不仅仅是白酒行业的,也包括葡萄酒行业、保健酒行业等,都在努力抓住这一机会。但其他酒类行业对消费升级机会的把握不如白酒行业。白酒厂的领导和高管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中国消费者白酒需求的理解,要优于洋酒、烈性酒和葡萄酒。白酒行业在主动地抓住和迎合消费升级的机遇,为什么笔者花比较长的时间去解释这一点,这对理解中国白酒行业2018年到2019年的整个趋势非常重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