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大雪纷飞的冬天,怎样喝酒最让人暖意融融?

发表于:2024-04-28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4月28日,进入11月以来,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河北北部等草原牧区频繁降雪,局部地区达到大到暴雪级别。18日开始,这些地方还有东北三省,都有降雪或雨夹雪。北京一周多前就下过小雪,20号上午,帝都居民也领略到了

进入11月以来,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河北北部等草原牧区频繁降雪,局部地区达到大到暴雪级别。18日开始,这些地方还有东北三省,都有降雪或雨夹雪。北京一周多前就下过小雪,20号上午,帝都居民也领略到了大雪纷飞的场景。据预报,周六、日两天,北京将有大雪,华北东北部、东北南部将有大到暴雪。

下雪虽然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雪景,但众所周知"霜前冷,雪后寒",下雪天必然涉及到御寒的问题。长期以来,都有人喜欢在冬天喝点酒来帮助御寒。一位女性朋友就说,近期的愿望,就是在下雪的晚上,找个有落地窗能看景的地方,跟朋友喝一杯。虽然她的想法有点小资文艺范,可相信她也在潜意识里认为,冬天喝点小酒会暖意融融。

那么,喝酒究竟能不能御寒呢?或许有人马上就会告诉我,"喝酒御寒,越喝越寒!"理由不难从书上找到:酒精能刺激身体表面的毛细血管,使血管膨胀,血液加速流动。在酒精的刺激下,人体肝脏等器官储存的血液也会流向身体表面。"热血"流向皮肤,会产生发热的感觉。然而这只是暂时现象,因为身体散热速度加快而付出的热量,比酒精供给的热量还要多。受酒精刺激的血管不能及时收缩,防止血液向外传输热量,身体的热量在大量丢失后,人会感到更冷。因此,饮酒御寒,不仅起不到御寒功用,反而易使人出现感冒、冻伤等症状。

这"喝酒御寒,越喝越寒"的说法,究竟有没道理呢?不能说完全不符合科学。但是,如果把这样的说法当"圣经",就有点荒唐可笑了。因为大多数人冬天喝酒,并非只是酒精刺激"供暖",然后身体散热付出更多热量。难道你是站户外雪地里,吹着西北风干喝酒吗?事实上,大多数人在冬天喝酒,不会像红军过雪山时那样喝(嚼两根辣椒),也不会像一些俄罗斯酒鬼在街头拿着酒瓶子喝,而是在室内,就着热乎乎的菜肴包括能量丰富的肉菜喝酒,而且还有热茶水,是不是?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什么"身体散热速度加快而付出的热量,比酒精供给的热量还要多"。在真空里思考和发言的砖家,他们的话不可轻信哦。

郁达夫有篇著名散文《北平的四季》,里面曾提到冬天喝酒帮助御寒的情景。他这样写道:北平寒风刺骨的节季……在简陋的(四合院)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象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若是喜欢吃吃酒,烧烧羊肉锅的人,那冬天的北方生活,就更加不能够割舍;酒已经是御寒的妙药了,再加上以大蒜与羊肉酱油合煮的香味,简直可以使一室之内,涨满了白濛濛的水蒸温气……是不是很让人向往?

而辽宁女作家张月瑛的一篇散文《狗肉蘸盐花下酒》(刊于《散文百家》杂志),写的冬日农家就着狗肉喝酒的场景,更加生动感人:那盐花,必是大粒海盐,酒是乡村小烧锅烧的,原料是本地地道的红高粱,纯正的高粱烧,60度,在酒窖里蹲了三年多,味香……人在炕上唠嗑,外屋的大锅里咕嘟咕嘟地烀着狗肉……吃狗肉,喝烧酒,里外发烧。这样的夜晚,炕也借光发烧了,还有这样的一个农家,在北方滴水成冰,天寒地冻的冬天,皆因狗肉的缘故,显得异常温暖。

作者简介:李清,江苏扬州人,媒体人,专栏作者,酒文化爱好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