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茅台祭水,是对自然的敬畏

发表于:2024-05-04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04日,从某种意义上说,水可谓万物之源。从人类发展的历史及经验来看,水之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亦是一至关重要的问题。号称四大文明的古巴比伦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古印度文明(印度河、恒河)、古埃及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水可谓万物之源。从人类发展的历史及经验来看,水之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亦是一至关重要的问题。号称四大文明的古巴比伦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古印度文明(印度河、恒河)、古埃及文明(尼罗河)、中华文明(黄河、长江),都起源于大河流域。中国文明之主要发源于大河流域,也是众所周知的。

  在水与人类的关系中,确实也存在着"不和谐"因素。在中西各国广泛流传的洪水神话,表达的便是人类早期对水之为害的深刻记忆。在中国,除了有对"洪水猛兽"的担忧与恐惧之外,更多的是对水之哲学化的表达。如在孔子的言说中,便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句,思考的却是时间的单向性这一宇宙哲学命题。在老子的言说中,更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将水与其高哲学范畴"道"联系起来,构筑出其理想的人格典型。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则又是辩证法的原初表达。因是,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进行哲学思辨的时候,水都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参照。

  传统水文化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也随处可见。人类文明的发祥,离不开大江大河的哺育。为了回报大自然的馈赠,在早期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祭祀神祉便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如古埃及人对于尼罗河神的尊崇。另一方面,流传于世界各民族中的洪水神话,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水给人类带来的困扰。为了感恩上苍,为了安抚神灵,各民族文化中都有尊崇水、祭祀水的传统。科学的发展,已经拨开了此中种种迷信之雾。但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祭水却彰显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复兴,祭水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其内涵丰富多彩,活动形式五花八门,但都表达了我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真切态度。仅以2016年为例,便有如下各种祭水活动:4月9日,四川宜宾在真武山南天门广场举办"拜水长江 养心宜宾"祭水活动;6月8日,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开幕式举行;6月15日,四川九寨沟景区举办了主题为"山水有灵、心存感恩、敬山祭水"的"日桑"文化节;8月9日,海南保亭举行黎族苗族嬉水节;8月9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长绿山举行七夕祭水节。

  对一些地方而言,水更具有无可置疑的作用。大者如世界各大河水系之于世界文明,小者如我们将要讨论的茅台一地。茅台从一个地图上都不会标示的小村,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城镇,自然经历了数百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但若论其为关键的因素,则毫无疑义的当推赤水河。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赤水河的哺育,茅台至今仍可能只是中国万千山村中为普通的一个,一样的处于被人漠视,不为人知的境地。

  作为地名的茅台,之所以为人所知,更多的是因其同名的一种商品,一种让世界为之癫狂的饮料--茅台酒。茅台酒是茅台的代表,是仁怀的代表,是贵州的代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的代表(贵州茅台酒就是国家名片之一)。茅台酒的发展,除了有历届部门的推动,有良好微生态的护佑,有勠力同心的酿酒人、卖酒人的付出,有千百年的时间积累外,更有一条奔腾的赤水河,带来了不可多得的优质水源。

  在民国时期,当留洋博士张肖梅亲临考察尚处于作坊式生产的茅台时,惊异于茅台的品质。她意图追寻其中的科学原因,带去了采自茅台各地的水源样品,有井水,有泉水,还有赤水河各河段的河水。

  而在遵义的浙江大学,也有专人前去考察和取样。连当时国家级的高科学研究机构--"工业试验所",也派出研究人员亲自到茅台镇取样。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很多事物消失在了漫漫时间长河中。至今所能见到的民国时期茅台酒相关的研究文献,只有沈治平的一篇《十种茅台酒曲中丝状菌之初步分离与试验》,发表在当时的学术杂志《工业中心》1939年第7卷第3、4期合刊上。

  今天的茅台酒,成为了科技界、学术界研究的对象,也成为了文人学士作品的主要内容,更延伸到了影视、歌曲、戏剧、设计、美术等各个领域。在赤水河流域,除了茅台酒之外,还有众多酱香型白酒品牌,成为中国具影响力的白酒产区。

  茅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河--赤水河,涌现出了很多相关作品,成为人们了解茅台、了解赤水河的重要文化载体,也是呈现区域历史和价值的一大文化景观。而在所有相关的表达中,让人印象深刻、回味隽永的,要数一年一度的"茅台祭水节"了。

  茅台祭水节,表达的,就是茅台人对赤水河的尊崇与敬畏,是自古以来赤水河流域先民认识水、利用水的经验总结,是值得传承和阐扬的传统文化因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