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从摩根时代看白酒产业整合的逻辑和规律

发表于:2024-05-16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16日,1880年,美国铁路、通讯及动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为统一大市场和大产业的形成准备了条件,但北美当时产业结构处于比较糟糕的状态:低水平低起点重复建设,厂商林立,恶性竞争,市场秩序混乱,全行业亏损。这样的产

  1880年,美国铁路、通讯及动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为统一大市场和大产业的形成准备了条件,但北美当时产业结构处于比较糟糕的状态:低水平低起点重复建设,厂商林立,恶性竞争,市场秩序混乱,全行业亏损。这样的产业状态直接形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产业失效,厂商大面积亏损,危及银行信贷资金安全,金融危机形势严峻。这种形势下,金融资本家JP摩根不愿坐以待毙,决定奋起自救:由自己驱动、主导美国产业大重组。

  JP摩根收购卡内基钢铁公司,吞并785家中小型钢铁企业,组建成为一家企业--美国钢铁公司,资产达到15亿美元,控制美国钢产量的70%。整个北美的绝大部分钢铁市场供养一家钢铁公司,规模经济凸显,有足够的盈利确保研发投入;同时,作为行业市场的主要拥有者,也愿意对产业的长远前景负责,由此美国钢铁产业进入有序发展的新时代。

  与JP摩根同时代的洛克菲勒、杜兰特也纷纷出手,以资本为手段,掀起并购整合的浪潮,最后洛克菲勒推动40多家石油公司组建托拉斯,形成美孚石油;杜兰特推动200多家汽车企业合并成通用汽车,与福特共掌汽车产业。那一轮产业重组浪潮几乎波及到所有的工业部门,金属原料、石油、金属加工等行业尤烈。产业过度竞争的格局被彻底改变,规模经济性得以实现。在1880年,具有每日1500-2000桶生产能力的工厂的平均成本约每加仑2.5美分,美孚将产量集中于少数工厂培养规模企业,到1885年,上规模的炼油厂可保持每日5000-6000桶的产量,平均成本降为每加仑1.5美分。

  并购整合的结果是:100家的公司总规模扩大了34倍,控制了全国的40%以上的工业资本。许多传奇般的公司开始崭露头角,如杜邦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标准石油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等等。大工业由此崛起,彻底拉开了跟欧洲工业的竞争力差距,因这段历史,产业史上有句名言: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是JP摩根重组了新大陆!

  中国与北美故事的同与不同

  以此对照,我们会发现中国经济版图的变迁遵循了这样的路线:从"普天之下,莫非国营"开始,到"民营和外资的容许和发展"最后走到今天的"国企+民营+外资"三分天下的格局。虽然我们经历了30年的市场化改革,但今天体制内的资源仍然远远大于体制外的拥有量,而体制外的民营、外资又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巨大存在。

  "计划经济的坚硬遗产 + 市场经济的商业乱世"、"国有经济的遗产肥缺 + 私营经济的野蛮生长"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基本格局,也就是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仍然会以结构重组和系统再造为主要生产力的释放手段,这和JP摩根时代基本完成了结构效率重构的美国经济不同。比如,中国当年基于国家安全和军事需求的三线重工业的资源配置模式,到了今天仍然深刻影响我们的经济,我们的今天需要对经济资源和行政资源进行结构优化的再配置。

  换言之,我们宏观上的国家命题就是:重组,一切改革都是让这个重组的过程变得可能、得以启动。中观上的产业命题是:整合,横向同业合并,实现规模经济和市场秩序;纵向实现价值链整合,提升产业效率。微观上的厂商命题是:并购,或者占领资源,或者改良结构,或者退出竞争。

  中国式整合时代已经开启

  今天,中国经济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演进与摩擦,演绎成一幅"狂沙漫卷、乱云飞渡、逐鹿中原"的商业乱世景象。十八大之后的中国经济风向标越来越明显,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释放产权效率和产业结构的效率,为中国经济更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个结构变迁和系统再造的历史阶段,解构与重构、散乱与整合、转轨与转型、失范与规范,纠缠交织在一起,构成为中国经济这场宏大而嘈杂的特大型交响乐。

  以史为鉴,以美国产业发展史来看,商业演变有这样几个规律:1、在重大主导的经济产业领域,产业集中是大势所趋。从长期看,在这个趋势面前,厂商命运,顺昌逆亡。2、在此过程中,现代重型和大型产业,非大不足以致强,非强不足以致大,惟大且强者生存!3、企业经营,必须确立基于产业的经营思维,超越局限于产品和生意的经营理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