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国外葡萄酒产能加速向中国转移

发表于:2024-05-16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16日,据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博览会下属研究机构IWSR预测,2008-2012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活跃的葡萄酒市场,消费年增幅约为36%,有望于2012年成为全球第七大葡萄酒市场,消费量达12亿瓶。随着中国瓶装

据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博览会下属研究机构IWSR预测,2008-2012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活跃的葡萄酒市场,消费年增幅约为36%,有望于2012年成为全球第七大葡萄酒市场,消费量达12亿瓶。

随着中国瓶装和散装葡萄酒进口关税的下调,以及进口葡萄酒消费税可用进口环节已缴纳的消费税抵减政策的实施,一批洞察先机的进口葡萄酒品牌看到了希望,开始小规模试水。伴随中国内需市场的升温以及葡萄酒税率的进一步降低,进口葡萄酒抢滩中国市场的步伐陡然加快。国外许多葡萄酒品牌都意识到,面对已然饱和或趋于饱和的成熟市场,大力开拓类似中国的新兴市场,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当务之急。

事实上,早在金融危机发生前,以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为代表的葡萄酒传统生产国,其消费量就进入了下降通道,而金融危机则让以南非、澳大利亚、阿根廷、智利为代表的新世界葡萄酒生产国也加入了产能过剩的行列。国际葡萄酒主要产销地的市场需求萎缩、价格下滑和供大于求,直接导致这些国家加快了向中国转移葡萄酒产能的步伐。

上世纪90年代,国际葡萄酒需求旺盛,产能无法满足巨大的需求。这导致法国等传统的葡萄酒生产国和澳大利亚等新世界葡萄酒生产国,都纷纷加大了葡萄的种植面积。而进入21世纪后,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很快显现出来。2005年法国葡萄酒产量中有五分之一卖不出去。与此同时,法国葡萄酒总库存量开始接近500万千升。以南非、澳大利亚、阿根廷、智利为代表的新世界葡萄酒生产国,其国内需求虽然稳步上升,但是仍然消化不了巨大产能所带来的市场压力。

遭遇产能过剩和澳元持续坚挺的双重夹击,澳大利亚正将"破局"的希望寄托在的葡萄酒新兴国中国身上。而参与这场"中国式狂欢"的,还有美国、新西兰等新世界葡萄酒生产国。美国酒价量普涨,部分名庄酒价格甚至翻了一番;而受零关税的影响,新西兰葡萄酒也正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同时,人民币汇率升值也是增加中国进口的主要因素之一,葡萄酒进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在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人民币在金融危机影响中断之后,又重启了汇率机制改革。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达到21%。如此大幅度的汇率升值,使中国市场成了国外葡萄酒产能过剩的"救世主",为国外葡萄酒出口商提供了更大的价格空间,进一步刺激了进口葡萄酒向中国转移产能。

酒招商的信息,请登录中国佳酒招商网(9928.TV)。

0